Brauhaus Vetter (Steingasse 9)
Vetter (直譯:表兄弟) 啤酒屋的位置極佳,就在卡爾西奧多古橋對面的巷子裡。他們特製的Vetter 33曾擁有金氏世界紀錄,被列為1994年全世界最烈的啤酒,當然它後來已被超越,而且33指的並不是酒精濃度33%,而是原始麥汁的蔗糖比重,實際酒精濃度應該是10.5%. 儘管如此,我這輩子還沒嚐過那麼濃的生啤酒,基於好奇心這是一定要嘗試的啦。
室內座位都是適合大型聚會的長桌椅,所以我們選擇了室外的小桌子,愜意的欣賞著古橋和夕陽。雖然時間是週日的傍晚七點,人卻沒有想像中多,甚至沒看到什麼觀光客,不過上菜速度還是很慢。Vetter 33 有點像加了酒精的黑麥汁,很甜很順口,半杯下肚才真正感覺到酒氣,較適合在餐後配冰淇淋喝,我個人還是比較屬意傳統的Dunkles Hefeweizen. 至於主食,原本想點很多網友推薦的洋芋什錦煎鍋 (裡面有二十五根紐倫堡香腸),服務生說那是四到六人份,建議我們兩人各點六根香腸,雖然菜單寫的是"香腸+酸菜+雜糧麵包",但可以用同價格把配料換成煎薯塊。
左:Vetter 33 (200ml) 右:Dunkles Hefeweizen (300ml)
這盤果然是分量十足,薯塊本身就拌過一點番茄醬,旁邊的蜂蜜芥末可以配香腸,不過這種料理方式很家常,而且原本期待的鍋子變成盤子,更是失去了一層色彩。現在回想起來,如果先去隔壁的Gasthaus Hackteufel 吃頓精緻的晚餐,再去Vetter小酌幾杯,或許對海德堡的飲食文化會有更豐富的體驗。
題外話:對面另一家小餐館門口有個法國佬邊喝酒邊跟中年女服務生打牌,每嬴一局就吃一下豆腐,可能是舊城區的地頭蛇,路人騎腳踏車經過會對他喊"Bonjour Monsieur"
Cafe Knosel (Haspelgasse 20)
這家百年老店以推出學生之吻 (Studentenkuss) 巧克力出名,而且在台灣似乎比歐美更紅,其實國外媒體對它的介紹並不多,反倒是教堂廣場有幾間咖啡館更受推薦。話說回來,多數人來這裡主要是為了吃它的歷史吧,在此引用作家鄭華娟的得獎作品《海德堡之吻》-- 廿世紀初去海德堡求學的女學生,都有家僕或是女教母跟在身旁,以防無聊男子糾纏。可是,懷春的少男少女們,總是會有一見鍾情的對象,於是在咖啡店裡,閨女們就秘密傳遞這種名之為「吻」的巧克力給對方,用來表示自己的情意,既含蓄又不失禮節。
先在櫃檯選蛋糕,一片大約4歐元。黑森林蛋糕和紅莓海綿蛋糕都不錯,奶油不膩,甜度適中,配一杯蘇格蘭咖啡剛好可以燃燒脂肪。內部裝潢很老舊,雖然牆壁上掛了很多肖像畫,但沒有想像中那麼古色古香,而且廁所標誌太明顯,真是有夠破壞情調。聽說鄭華娟榮獲馬克土溫旅遊新聞獎後有把獎座放在店裡,但我個人對《海德堡之吻》這本書並沒有什麼好感,覺得只是那種看過就忘的小品集,再加上當時顧客很少,待久了也會尷尬,所以就沒有特別去找傳說中的獎座。
以前學生之吻是在咖啡廳裡面賣,現在已經有獨立的店面,咖啡廳門口的櫥窗清楚的指出它在轉角二十公尺處。
這才是巧克力專賣店,空間很狹小,真正的「學生之吻」樣式並不多,最大盒頂多裝六顆,其他都是商業氣息濃厚的紀念品,連「莫扎特之吻」(Mozartkuss) 都可以做成商標來賣。
不過既然來了,終究還是要送老婆一個吻。在路邊直接拆開來吃,其實就是普通的巧克力夾心餅,最大的價值應該是在盒子啦,那是一定要帶回家的!
延伸瀏覽:我的海德堡相簿 http://garak.pixnet.net/album/set/16153556


留言列表
